第185章 你到底是怎么想到的(2 / 2)

也是可以的……”

不过随即,陶伟意识到宁晨的这个问题应该不是随口问问那么简单。

“怎么,宁晨,你不会已经研究出这样一项,可能有很大应用空间的科研成果了吧?”

“我的确研究出了一些成果,只是还没有经过实验去证实,尚不清楚具体的应用空间到底有多大。”

如果是其他的人,陶伟可能丝毫不会理会这样的言论,毕竟这些话实在是太过匪夷所思了。

仅仅是一些理论上的研究成果,还没有经过任何的实验验证,竟然就妄想可能会有很大的应用空间,甚至到达了保密的级别。

可是,当眼前的这个人是宁晨的时候,陶伟的态度就完全不一样了。

宁晨可是在年仅二十一岁的年龄里,就在《nature》正刊上发表了8篇论文,其中还有两次在同一期期刊中,连续发表3篇论文的壮举。

夸张点儿说,就算宁晨说地球是平的,陶伟恐怕都得认真想一想,宁晨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想到这,陶伟说道:

“宁晨,你的研究成果是哪个方向上的?”

“钢铁材料上的。”

钢铁材料并不是陶伟的研究领域,不过作为材料学的专家,陶伟对于钢铁材料还是懂一些的。

“能不能让我先大概看一下?”

“可以的,陶院士。”

既然宁晨已经打算通过陶伟来向上反映这个成果,肯定是不会对陶伟进行隐瞒的。

陶伟将办公室的门反锁上,以防在跟宁晨交流的时候,突然有谁不小心进入自己的办公室。

毕竟听宁晨的意思,这项技术可能有很高的保密等级,即使在华科院,陶伟也不能随便让别人了解到这件事情。

只见宁晨打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找到了包含这项成果的模型文件。

打开文件,宁晨对照着屏幕中的内容,对宁晨进行着讲解。

听着宁晨的讲述,陶伟很快意识到,宁晨的这个成果的确有很重的分量。

如果后续的研究顺利的话,这种高强度钢铁材料,将很有可能用于航天、航空的领域,比现在这些领域所使用的钢铁材料,还会有更加强大的性能!

兴奋之中,陶伟有些不解的问道:

“宁晨,你到底是如何想到这样的一种钢铁材料的呢?”

之前宁晨在材料学上的研究领域,主要都集中在铁基超导材料的上面,还没有过多的研究过其他种类的材料。

“其实也算是一种偶然吧。为了更好的研究铁基超导体,我对与铁有关的知识和论文进行了详细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我突然又对钢铁材料有了一些想法,便设计出了这样的一种钢铁材料。”

宁晨的解释自然只是一套托词,不过陶伟也并没有对此有任何的怀疑。

“直接设计出来的这种钢铁材料吗?还真是让人不可思议啊。”

很多新材料的出现,都是通过实验发现,或是通过一些原有的材料进行改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