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人事任命(1 / 2)

钱的问题暂时不用发愁,接下来就是人。

如果读明史,你会发现,天启初年,被明史称为众正盈朝,崇祯初年也被称为众正盈朝。

结果就是天启元年,努尔哈赤攻占辽沈,崇祯二年皇太极兵围北京。

这就是两次众正盈朝的结果,到底是这些官员的能力不行,还是因为皇帝新旧交替导致出现的问题?

要说官员的能力不行,你看看明史对这些人的评价,一个个不是清正廉明就是奉公执法。

要说皇帝新旧交替出现的问题,可皇帝换下下面办事的大臣们可没换。

再想想明朝的党争,所谓众正盈朝基本就是东林党掌握朝廷的时候。

当然不是说东林党就没有能干实事的人,可他们掌权的时候喜欢干的就是清算之前的派系。

比如天启初年的众正盈朝,朱翊钧身体不行的时候,就有御史开始攻击熊廷弼能力不行,贪污受贿之类。

按照惯例熊廷弼只能上疏自辩,同时申请免职,这是态度问题。

结果熊廷弼被下令停职待查,也就是他离开辽东没多久,努尔哈赤攻占了辽沈,新任蓟辽总督袁应泰自杀。

这个时候,朝廷这些人才想起来熊廷弼的好。

孙承宗和熊廷弼的策略是以防守为主,这其实也是朱由校的策略。

先防守,等大明的实力上去了,十四万人不行,就二十万,到时候再跟后金决一死战。

凭借先进的火炮和燧发枪,武器代差直接碾压过去。

现在不但铁岭开原没丢,辽东半岛都在手里,开收回了宽甸六堡,依托长城进行防守,相当于把后金直接锁死在了东北。

只要不脑袋抽风主动出击,以现在后金的实力想要攻入长城,基本不太可能。

更不用说和朱常洛监国这一年多,朝廷一直重视和林丹汗以及喀尔喀蒙古的关系。

之前两战打掉了后金两万八旗,大明没有溃败,喀尔喀蒙古现在也不会完全倒向努尔哈赤。

他们也不会和历史上一样,绕道从喜峰口攻入长城。

至于说朝鲜,完全就是烂泥扶不上墙,被打的这么惨,现在国内还在党争,征兵备战两年了,也没有编练多少士兵。

不过这方面朱由校也不担心,真要打后金的时候,可以派出一些部队堵住努尔哈赤的退路,不让他们败退到朝鲜。

军事方面,有孙承宗和熊廷弼在,他还是比较放心的。

因此暂时也不用担心后金的进攻。

至于后来打农民军起家的卢象升和孙传庭,卢象升还没有参加科举,孙传庭现在只是一个永城的知县。

放在自己身边的洪承畴去年,就被他送到了绥德州,担任知州,这是一个从五品的官职,对他来说也算是正好。

朱由校准备让他在这里锻炼三年,然后升延安府知府,再升陕西布政使干三年。

九年的时间,都让他在陕西,一直压着李自成和高迎祥的老家。

九年之后,他年近四十调到京城担任某部的侍郎,再干三五年,直接入阁。

一切都给安排的明明白白的。

至于徐光启,朱由校打算让他在陕西再干三年,当然升官还是要升的,下一步可以升为三边总都,然后可以回京以兵部尚书入阁。

对于孙承宗的使用也是如此,在辽东干两三年,等到熊廷弼资历够了,升任蓟辽总督,让孙承宗回来入阁。

熊廷弼的位置可以让袁可立接任,到时候可以再把孙传庭、卢象升送到东北历练。

其实明朝末年一直不缺军事人才,不管是统帅型的洪承畴、李定国、吴三桂,还是差一点的卢象升、孙可望、孙传庭,都可可以用的。

至于猛将,数量也是不少,黄得功、曹文诏、曹变蛟等都是猛人。

当然李定国、孙可望这些都是后来的义军,不过若是能入伍或许可以挖掘出来。

除了军事方面,明末也有一位理财高手,那就是现任户部右侍郎毕自严。

他担任户部尚书十年,勉励维持不至于让财政崩盘,可惜的是当时三饷加的太多,百姓不堪重负。

他纵然有天大的本事,也发挥不出来。

正好现在户部尚书李汝华生了病,祈求告老还乡,朱由校虽然批示了不允,可他也知道李老先生待不了多久了。

他是万历八年的进士,如今年近七十,身体确实不太行了。

接着这个机会,正好可以让毕自严上任。

毕自严今年五十一岁,以他的身体不说干上二十年,十五年总是没有问题的。

国家大事,只要掌握住人和财,基本上也都掌握在手中。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权利,那就是监察权。

现在东厂掌握在邹义手里,邹义也是六十五岁的人了,以后没有什么进步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