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朱由校的要求(1 / 2)

说完这些,朱由校走回御案之上,喝了一口茶。

刚才说的那番话,之前跟陈良弼等人说过一次,只不过那次的人数不如现在的多。

况且那个时候,他只是皇太孙说话不算数,现在他的身份变得,再提此时自然名正言顺。

再说,那时候说的再好听,他们也没有概念,现在看着这幅地图,他们才知道这个世界有多大。

勋贵们站在坤舆万国全图前,认真的看着上面的文字,小声的讨论着。

“如果你们还不满意的话,朕可以答应你们,到时候分封你们为外藩,只需年年向大明进贡!”

就在这个时候,朱由校再次抛出了一个巨大的诱饵。

“臣等不敢!”

一听这话,众人连忙说道。

能够像沐家一样,永镇一地成为土皇帝,他们就很满足了,要说独立建国,说起来挺好。

可没有大明的支持,哪有那么容易,再说了他们也知道故土难离,想要移民没有几十上百年也不会那么容易完成。

抱紧大明的大腿,才是最正确的做法。

“弗朗机等小国,能够占据这么多的领土,无非就是仗着水师众多,可小国毕竟是小国。南洋又远离泰西数万里,我大明占据地利的优势。”

“只要灭了建奴,我们每年可以节约三百万余万两白银,到时候营造战船,帮助藩属恢复故土,将弗朗机人赶出南洋,进而牢牢控制南方的新大陆。”

“即便是南方新大陆人口不足,你们也可以前往南洋诸国担任宣抚使,永镇此地。”

“这一切都需要我大明有强大的武力,和充足的税收。”

朱由校说完了巨大的利益,又把话题说到了今天的主题,那就是要他们的支持。

“臣等世代效忠大明,自当为国出力。只是一直以来,以文抑武,臣等虽心有不甘,可只能忍气吞声。”

“陛下既然有此雄心壮志,臣等敢不为陛下效死?!”

几个大佬互相看了一眼,英国公张维贤代表众人一脸诚恳的说道。

“有你们的支持,朕才能放手施为。”

朱由校满意的点了点头,画了这么多大饼,为的不就是这句话么。

更何况他也不是完全画大饼,若是真的拿下南洋,这些勋贵封到南洋做个宣抚使也没有什么。

把藩王、勋贵都给封出去,大明没有了这些吸血的蛀虫,不知道多么轻松。

至于说他们会不会祸害当地,那和大明有什么关系。

“臣等该如何做,还请陛下示下!”

张维贤知道,皇帝给的好处不是白给的,他们肯定是要付出一些东西。

“眼下便是要和九边通气,此次朕只是摸底,再三告诉他们,只要坦白以前的事情既往不咎。他们可以上书,说军费不足,难以供养这么多的军队。”

“到时候朕可以顺水推舟,将九边的额定人数降下来,只不过降下来之后不能再吃空饷。”

“除此之外,卫所也要进行改革。”

“当然朕知道,卫所积弊已久,贸然更改着实不易。既然如此,朕想着可以提高他们的战斗力。”

“文臣士子们都有县学、府学,武将们也应该如此,当然一个县办一个武学堂有点困难,可以一个府或者一个都司办一个武学堂。”

“那些百户、千户的子弟,可以到武学堂读书、学习兵法,考试合格者才能继承他们的军职,不合格者一直学到合格为止。”

“武学堂除了这些人之外,普通农家子弟可以进学,以后可以参加武举考试。”

“前些年有人上奏,主张设“将材武科”,初场试武艺,内容包括马步箭及枪、刀、剑、戟、拳搏、击刺等法;二场试营阵、地雷、火药、战车等项;三场各就其兵法、天文、地理所熟悉者言之。”

“这个方法就很好,武学堂就教这些东西,考试也考这些。”

“除此之外,武举仿效科举,设置院试、会试、殿试三级。”

“院试考中者授予武举人,会试得中授予武进士,殿试得中分为一二三甲,到时候再授予其官职。”

“另外可以在京中设立大学堂,让军中年轻的将领来学习、进修,回去之后予以提拔。”

“双管齐下,又怎么会担心军中缺乏将领,即便他们难以成为中山王、定兴郡王这等绝世统帅,至少也比不通军务、只会纸上谈兵的文人要强。”

“宋朝以前,我汉人无不尚武,汉朝、唐朝,哪个不是开疆拓土,如今我大明虽然比宋朝强一点,可比起汉唐差的岂是一星半点。”

“穷兵黩武固然不对,可重文轻武更加不对,这就跟人一样,两条腿走路才最为稳妥。”

“当然后面这些,可以以后再提,当务之急还是九边之事。”

“九边之事解决,京营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