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李老头的忧心(1 / 2)

宋应星?

在场众人皆在脑中搜索着此人的信息,倒是李邦华率先想到了此人,不由问道:

“可是原亳州知州宋长庚?”

孟毅点头笑道:

“李阁老所言不错,正是此人!”

这时史可法也想起了此人,不由点头道:

“若是宋长庚的话,确实可担此任!我听闻这宋长庚著有《天工开物》一书,书中对诸多匠人工艺皆有涉猎,他若能担此任应是最为合适!”

朱慈烺马士英二人却是不曾听闻过宋应星此人,此时听闻史可法如此介绍,心中已然认同了他,朱慈烺便笑道:

“好!那就由内阁拟旨,由其总理研究院事务!”

李邦华三人恭声应道:

“臣等领旨~”

但随即李邦华又问道:

“陛下~由其总理研究院,应称为何职?官职几品?”

朱慈烺也不由一愣,眼神有些迷茫的看向了孟毅。

孟毅见状立刻出言回道:

“陛下!以臣之见,职位可称为院长,官职嘛!最好大一些,可为三品。如此也可向他们显示出朝廷对他们的重视!”

朱慈烺听后点头笑道:

“好!就依孟毅之言便可!”

李邦华史可法等人皆恭声称是,院长为三品官不过是虚职而已,他们自然也不会反对。

孟毅见事已敲定,便又对朱慈烺拜道:

“陛下,宋应星此人并不贪恋权势,去年便已辞官归乡。臣恐其不会奉诏前来任职,所以想亲往传旨,对其晓之以大义利害,说其来京任职。”

在野之人拒绝朝廷任命入仕,在朝官员不得志辞官归乡。在明朝其实还是很常见的,除了朱元璋反感会下死手外,其他皇帝其实并不会对此人如何。

人家不愿意当官又何必强求。

但若到了清朝,你敢拒绝,即便不掉脑袋,牢狱之灾也是免不了的。

其原因倒不是皇帝有多残暴,而是清朝对官员要求苛刻,惩罚又过于严厉,轻则罚薪免官,重则抄家灭门。以至于很少有臣子能平安致仕。

所以提前致仕便成了一种风气,但此风一起朝廷便会出现官员流失,导致朝廷会出现无人可用的地步。于是清廷延迟官员致仕年龄,限制提前致仕理由等,可以说是历代最为严苛的。

而对拒绝入仕之人,也绝不会像明朝这般开放。

朱慈烺自然不知道孟毅已经提前找过宋应星,此时听孟毅如此说,却是微微皱眉,心中既反感宋应星在国难之时辞官归乡,又不愿让孟毅离京亲自去请那宋应星。

但看孟毅一脸恳切之色,朱慈烺又不忍拒绝,只好点头道:

“既如此,那便辛苦爱卿了~”

……

出了乾清宫,李邦华缓步走在前方,孟毅则在其后侧紧随。史可法马士英二人如何看不出他二人这是有话要说,便都识趣的快步与二人拉开了距离。

“你可知老夫为何反对提升匠人地位之事?”

李邦华没有回头看向孟毅,但孟毅自然知道李老头自是在与自己所言。

“想开阁老应是认同史大人所言吧!”

李邦华闻言停下了脚步,转身看了孟毅一眼后冷哼道:

“其中利弊老夫一清二楚,何须听他人之言!老夫之所以不同意,那是因为你太着急了!”

孟毅不由一愣,我太着急了?

而孟毅尚未明白李邦华此言是何意思,却听李邦华叹道:

“摊丁入亩一体纳粮之策乃是重中之重!其所会受到怎样的掣肘尚未可知,你却还要在此之前行这等事。便不怕届时被人利用弄出更大的乱子?”

孟毅微微点了点头,李邦华所虑不无道理,自己或许确实有些心急,有些轻视士绅们的影响力,以及他们蛊惑人心的手段了。

“阁老所言极是,小子受教了!”

见孟毅态度诚恳,李邦华微微点了点头,便对孟毅接着道:

“你之策略虽皆痛指时弊,但若短时间内同时施行,反倒会适得其反,如今的大明已经是如履薄冰,缓行尚可得救,急行必坠于冰河啊!”

孟毅点了点头,心中却是叹道:道理我也懂,可留给大明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二人缓步前行,却又一时无语。

见李邦华没有开口询问自己何时去府上求亲之事,孟毅正要向他解释等自己传旨归来便会以钱谦益为媒人去其府上求亲。

可孟毅正要开口之时,却见一身深蓝宫装的坤兴公主正朝他二人款款行来,两名贴身宫女则紧跟其后相随。

李邦华孟毅二人见状,立刻侧身于道旁,待坤兴公主行至近前,便一同躬身拜道:

“参见公主殿下!”

坤兴公主此时也不知咋的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