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犹而未决(1 / 2)

周太后闻之,先是默然片刻,接着便对孟毅沉声道:

“孟毅,你应该知道,为陛下择选后妃,非是陛下一人之事,亦乃是天下人之事。为陛下择选一德才兼备,可母仪天下的皇后,难道不该细细择选吗?”

孟毅伏着身子喃喃回道:

“太后您与先帝尚在潜邸之时便已成婚,而天下人哪个不说太后您乃是贤德之后啊~”

孟毅的意思,周太后如何不明白,自己能与先帝成婚,可不是全国大选选来的。但自己的贤德之名,却是天下臣民皆认可的。这不就说明,即便不天下大选,亦可择出贤德的皇后嘛。

虽然话是这个话,理好像也是这个理。但无论是作为一个母亲,还是作为大明的太后,对于皇帝择选后妃这件事,她自然更希望可供选择的越多越好,这样才能慎之又慎的择优而选。

“孟毅~若仅是择选妃嫔也就算了,可皇后之位非是儿戏!若依你意,又该如何择选?”

“以臣之见,只需在近畿之地遴选即可~”

周太后冷哼道:

“孟毅!皇后乃天下人的皇后,择选亦应在天下臣民之中择选才是!仅在近畿,岂不让世人觉得,在大明皇室的眼中仅有近畿之地?这如何服于天下臣民!”

孟毅犹豫片刻,暗暗咬了咬牙后沉声对道:

“太后~北地虽陷,亦为大明之地,其民亦为我大明之民。若如此,北地是否亦应参与择选后妃?若不,太后视北地之民为何?”

“你!”

周太后猛然起身,伸出玉手直指孟毅,可却是想不出该如何反驳此言。

既然要在天下臣民中择选,北地亦应在此之列才对。可北地皆陷,你怎么选?不选,那所选皇后亦仅是从大明半壁江山所择,而非天下。若依旧坚持天下大选,岂不视北地为弃地,北地之民为弃民了!

“太后!如今北地之民皆陷于水火之中,无不翘首以盼,以待王师北定中原,复还故都。然现今陛下尚未能复土,若还在江南之地大肆择选后妃。世人该如何看待陛下?值此之时,实不该行此有失民心之举啊。臣~俯望太后明鉴!”

周太后听闻却是忍不住冷声斥道:

“够了!强词夺理!”

孟毅自然乖乖闭上了嘴,他自然知道,这种事肯定要得罪太后的,哪个当娘的不想给自己儿子好好挑媳妇。更何况这个儿子还是皇帝,这媳妇还是未来的皇后。

他其实哪里想由自己来提这事,原本只需忽悠一下马士英他们,告诉他们陛下亦不愿如此,只是太后坚持,需要他们配合反对,那马士英等人又岂会放过拍皇帝马屁的机会。届时自己只需出言附和即可。

不过若只是跟他们晓以利害,那可就不一定会支持自己了。

如今自己提出,不过是脱身之计罢了。若被太后如此逼问自己与坤兴之事,怕是要出事了。

周太后看着俯身跪地的孟毅,心中不免剧烈挣扎着,权衡着。

在孟毅身前来回踱步数次后,周太后方停下脚步,对着孟毅言道:

“孟毅,你所言虽句句在理,可陛下大婚这种事毕竟只有一次,更何况还是在这等时局之下。若能为陛下择选一个贤德之后,不亦可辅佐陛下中兴大明吗?

况且天下大选乃是为陛下择妃立后,而非单纯充盈后宫之举,难道还能真会伤的天下臣民之心?”

孟毅抬起头,看着面容有些忧郁的太后,内心纠结了片刻,方才言道:

“太后您应该明白,若天下大选,必然需遣大量内侍官吏前往各地往选,而所耗时日亦需数月。为此,民间适龄之女亦需停止婚嫁。而内侍官吏借皇命之名,勒索地方之事,历朝历代皆有此鉴,扰乱民心又岂是臣之妄言。”

周太后熟读史书,如何不知孟毅所言非是危言耸听。默然片刻便轻叹一声,旋即复回凤座坐定,对着孟毅轻声言道:

“你之忧心,哀家明白。你且先退下吧,此事哀家还需向两位阁臣请教一番再做决断。”

说罢便对着一旁的尚宫言道:

“去内阁传哀家懿旨,召两位阁老前来议事。”

那名尚宫领命便躬身退下,孟毅亦在此时伏地恭声拜谢告退道:

“谢太后殿下~臣告退!”

叩谢完毕,孟毅便躬身退出了慈宁宫。方一出来,便长长的舒了口气。

太后疑心自己与坤兴的事,算是躲过去了。

至于是否全国性的来择选后妃,孟毅此时已然无力控局了,全看李老头跟马瑶草二人啥意思了。

若是他二人都同意,那自己反对也没用了,不过届时可以请求由锦衣卫同去择选,亦监督那些内侍及官吏。尽量把坏影响降到最低吧。

可若有锦衣卫与其内侍官吏狼狈为奸,行那敲诈勒索之事,那自己也没法了。只能怪他们所去地方的人,运气不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