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前路百战行且艰(1 / 2)

听到部下奏报,何腾蛟顿觉眼前一黑差点摔倒,幸得幕僚搀扶方才稳住。

何腾蛟心中怒急,但一种无力感也随之传遍全身。

这可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啊!

心态稍定,何腾蛟便立刻吩咐道:

“李先生,速持我之印信快马赶去奉节,着令黄得功所部立刻移师梁山。告诉他,刘泽清我会替他收拾。只要能阻献贼出川,他便是头功!”

李姓幕僚闻言未曾立刻动身,而是犹豫了一下,轻声问道:

“督师,若那黄得功不肯听令,又该如何?”

何腾蛟沉思片刻便摇头应道:

“你且放心,我观黄闯子平素虽然鲁莽,但军国之事孰轻孰重他还是分得清的。”

幕僚闻言也不再犹豫,立时领了印信奔赴奉节而去。

……

与之何腾蛟所处的糟心处境相比,张献忠此时的心情自是大好,如此顺利突围,是他原本没想到的。不但兵马折损甚少,关键还灭了那么多官军。

不过他也不敢丝毫大意,自突围而出,便一直引着兵马昼夜狂奔。一路上穿过开县,新宁皆不敢停留。在梁山稍作休整便直奔忠州。

之后其一面派人佯攻忠州,一面令人四处搜刮渡船,准备以此渡江过境石柱进入贵州。但也仅是耽搁一日,便闻得官军黄得功所部已至梁山,正朝忠州追来。

此时的张献忠哪里还敢与之交战,为了争取兵马渡江时间,便遣其义子张广才引三千兵马驻守老鹰山,以阻官军南下,自己则亲引一营兵马指挥渡江。

黄得功得知张献忠就在忠州,一路从梁山追至,不曾有半刻停歇。方入忠州境内,便遇张广才所部兵马依老鹰山据守。

黄得功自知一时恐难击破,便使一将引军围攻,自己则分领一军翻过王家梁,依三汇河南进。待其行至马儿山时,献贼已然大部渡江而去,黄得功所部皆步骑,自知一时难以渡江追上献贼,便挥师北返,彻底将张广才所部流贼围于老鹰山。

张广才也不愧是张献忠义子,对其倒是忠心耿耿。面对十倍于己的官军围攻,竟然死战不降。黄得功竟也一时将其奈何不得,只得一面围困,一面遣人搜罗渡船。

然而忠州附近渡船大部已被献贼所掠,无奈只得一边设法搭建浮桥,一边遣人奏报何腾蛟,使其速领水师赶至忠州。

而张献忠虽然又扔下了三千军马,但好在大部顺利渡江,稍稍整顿兵马后,便又带领余部一万多人马依江而行。待其行至土地山附近时,忽闻一声铳炮巨响,接着一大队人马自山上冲将了下来。

张献忠大惊,立时带领兵马狂奔不敢与之交战。却不料前路也冲出一队人马,将其拦将下来。

张献忠定睛一看,只见其军衣着不似明军,倒似是当地土司人马。

就在张献忠有所犹豫时,便见其阵中有一身着山文甲,头戴六瓣盔的女将策马行至阵前。

看着那女将年岁不小,应不下六十了,张献忠不禁大惊,已然明白来者应是石柱秦良玉无疑!

自己与她交手可不是一次两次了,而且还是败多胜少。这次过境石柱便是忧心与之交战,这才依江而行,准备绕过秦良玉驻守的石柱,由武隆出川进入贵州思南府境内,以图避开秦良玉。

然而他却不知,秦良玉早已在此等候他多时了。

张献忠尚未到忠州时,秦良玉便已获知献贼已突围而去。

何督师传令要各州府征召人马严防隘口。可是她手下兵马大部已由被陛下下旨提为重庆府参将的孙子马万年带至云阳围困献贼。

以至如今献贼突围而出,当她接到何督师快马急报时,手下仅千余士卒,情况紧急,为不使献贼从自己辖地走脱,竟以七旬之龄亲自奔至溪峒(当地土司少民聚居地称为溪峒),凭借自己在当地的威望,在一夜间竟募得溪峒兵数千。

待秦良玉带着溪峒兵赶回石柱,便已惊闻献贼正在围攻忠州。石柱与忠州仅一江之隔,其若渡江必至石柱。

秦良玉细思之下,料想献贼急欲出川必不会久攻忠州,想来很快便会渡江进入石柱,自己兵少,与之硬战恐难全胜。而石柱地险,且民风彪悍。料定其不敢深入。而其若疾行,沿江而上最为便捷,于是便带军伏于江岸土地山附近。

一切也正如秦良玉所料,这便有了方才一幕。

纵观秦良玉兵少,张献忠亦不敢与之恋战。便遣其义子李定国率轻骑冲阵,为大军撕开一道口子。

溪峒兵固然骁勇,然不善军阵,被李定国率军一阵冲杀,顿时便阵型散乱。纵使秦良玉拼力约束,亦一时难以聚拢溪峒兵。

张献忠哪里会放过此等机会,立时引军紧随李定国身后杀出。秦良玉自知兵少难以阻住张献忠,便暂且放其破围而出,而以优势兵力将位于后阵的献贼义子王国兴所部两千余人马围困。

面对骁勇异常的溪峒兵,王国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