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上甘岭战役2(1 / 2)

日军少将收割机 温暖WN 1435 字 6个月前

“上甘岭”三个字中有个“岭”字,“岭”字通常指的就是一座山,但这个“上甘岭“不是山也不是岭,更不是山的名字,而是一个小村庄的名字。

上甘岭是一个位于朝鲜半岛中部江原道金化郡五圣山南麓的小村庄,村庄背后是五圣山。在上甘岭的北边,还有一个小山村叫下甘岭。

上甘岭和下甘岭,相距1000米,下甘岭这个地方,在抗美援朝五次战役前曾经是志愿军总部的所在地。上甘岭和下甘岭,先后3次被敌人侵占,原本的村庄已空无一人,成为废墟。

在上甘岭的两侧,有两小山头,右边是597.9高地,左边是537.7高地,这两山头加起来只有3.7平方公里,但它们互为犄角,北靠五圣山,为五圣山前沿的重要支撑点。

上甘岭是志愿军中部战线战略要点五圣山的前沿阵地。上甘岭有失,五圣山就直接受到威胁;五圣山若失,“联合国军”居高临下,志愿军在平康平原就很难立足。因此志愿军必须守住上甘岭,上甘岭成为两军必争之地。

1952年10月8日,美国单方面中止谈判,并于14日突然向上甘岭阵地发动进攻,企图迅速占领597.9高地和537.7高地,进而夺取五圣山,迫使志愿军后退,以求在谈判桌上的拿到有利地位,于是震惊世界的上甘岭战役打响了。

因为这两个高地本来是无名的,所以就用小村的名称代替,我军称这次战役为上甘岭战役,美方则称之为“三角形山战役”。

597.9高地由东北和西北两条山梁组成,好像英文字母V,又像是个三角形,所以被美军形象地称之为三角形山,共分为十二个阵地。

东北山梁上依次是2号、8号和1号阵地,2号阵地的左前方有个小山梁,上面就是整个高地的最前沿11号阵地。

西北山梁上依次是6号、5号、4号和0号阵地;高地主峰则是3号阵地,主峰前面的突出部是9号阵地,9号阵地的右后方是10号阵地,左后方是7号阵地。其中9号阵地是主峰的门户,位置非常重要,成为双方殊死争夺的目标。

537.7高地(美方称狙击兵岭)是两个南北相对形同驼峰的山岭,南山被美军占领,北山则在志愿军手中,上面有九个阵地,组成一个不规则的十字形,从西到东依次是9号、3号、4号、5号和6号阵地;由南到北依次是1号、2号、7号和8号阵地,其中8号阵地是最前沿的突出部。

美军因537.7高地长而窄,便给它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鹬脊山”。后来之所以叫“狙击兵岭”,是因刚开始美军非常骄狂,他们白天在外面晒太阳,懒得修工事,全让朝鲜苦力劳作,如果志愿军朝他们开一枪,美军就还上一排炮。

面对美军的狂妄,志愿军依托前沿阵地打冷枪冷炮,打得美军连拉屎拉尿都躲在工事里不敢出来。

战役开始后,美国又以女明星珍妮·诺赛来命名597.9高地,并声称:谁先攻上山头,珍妮就属于谁。

几个月前温暖回到曼谷后,还是觉得不放心,给李云龙运来了1000辆小型挖掘机、5000具三脚架榴弹发射器、10000具两脚架榴弹发射器、10000具炮队镜、1000万发152毫米火箭增程弹、1000万发107毫米火箭弹、1000万发40毫米榴弹、数万吨钢板、钢梁。

要求李云龙开挖一条上甘岭至五圣山的地下隧道,保证作战物资足额供应前线,不吝弹药,100发炮弹能够消灭一个敌人就可以了,网格化前沿阵地的炮击参数,往死里打!

李云龙对于作战那是很上心的,把上甘岭的两个高地挖得千疮百孔、坑道纵横,五圣山也是大挖特挖,手中有1000辆挖掘机,单物资运输隧道就深挖了三条,用钢板、钢梁加固,堪称样板工程,就是整天担心“联合国军”不进攻这里,都有点神经质了。

10月12日温暖还向李云龙发来提醒电报,电文如下:

“老李,根据可靠情报,范弗利特将在14日4时向上甘岭发起进攻,现在的大国战争是饱和地毯式炮弹轰炸,你可千万不要像抗日战争时期那样打仗抠抠搜搜的。”

“我建议你在上甘岭阵地前沿放一个连,敌人开炮进攻时全部躲在坑道里,等敌人火炮延伸射击,就赶紧在坑道口内架设炮队镜和三脚架榴弹发射器。”

“敌人现在忌惮快速反应兵团的先进战机不敢使用空军,妄图用超强的地面火力达到目的,他们一开炮你就利用M40自行榴弹炮火箭增程弹超过对方已被射程的优势展开炮火报复,计算弹道后3000门火炮的覆盖有很大的概率毁伤敌人的火炮。”

“敌人步兵进入炮队镜视界就呼叫远程152榴弹炮发射炮弹覆盖攻击,你千万不要说没有预先测好网格化的射击诸元,否则我会鄙视你们。”

“敌人进入2000米,就用榴弹发射器发射榴弹覆盖攻击,千万不要节省弹药,发射出去打死敌人才是弹药的基本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