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9章 杨新海:单人作案杀人最多(二)(1 / 2)

到了学校之后,老师对杨新海进行了一轮测试,这一测试不要紧,老师一拍大腿:“哎呀呀呀呀呀!这真是个神童啊!”

不知道当初这个老师测试的是什么内容,总之老师觉得他特别聪明,于是没上过一天学的杨新海,直接就跳级上了小学二年级。

杨新海知道家里供自己上学不容易,从到学校第一天开始,他学习就非常努力,学习成绩一直都是全班第一,但是他的身高却不争气,一直保持全班的倒数第一。

可能是因为营养跟不上,杨新海从小长得就又瘦又矮,再加上与生俱来的地主成分,所带来的压力,使他在内心深处产生了严重的自卑。

在学校里,杨新海怕同学欺负自己,轻易不敢和别人说话,除了去上厕所,剩下的时间都是坐在座位上看书。

放学回家之后,他也总是一个人发呆,不管看任何东西,都能让他发呆很久,他便把自己看到的东西都画了下来,在画画方面,他也是非常有天赋,可以说是画啥像啥。

在70年代的中国农村,实行的还是公社化行政体制,劳动计酬方式是按照每人的贡献大小发放工分,然后凭工分领取口粮,并参与年终分红。

为了给家里多挣工分,减轻父母的负担,杨新海一到周末,就下地割草,或者给生产队放牛,在村民的眼里,幼年的杨新海懂事又勤快,是一个老实的好孩子。

杨新海每天一个人默默的去上学,一个人默默的去劳动,也不和别人玩,从不和别人多说一句话,也从来不惹事生非,据当地派出所的一个民警说:“杨新海小时候连杀个鸡都不敢,怎么也想不通,他怎么就变成了嗜血成性的杀人狂魔了!”

在杨新海的记忆中,有两件事在他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很大的阴影。

第一件事是老爹喝药自杀。

1979年的春天,还是杨新海上小学的时候,那时候他的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已经结婚了,家里只剩下父母领着他和弟弟妹妹。

一家五口住在三间茅草屋里,父母住在东屋,他和弟弟妹妹住在西屋。

一天傍晚,杨新海放学回到家,就感觉有点不对劲,他爹和弟弟妹妹都不在家,就只有他妈妈一个人坐在院子里哭。杨新海预感到家里应该出了什么事,于是就慢慢的坐到了妈妈身边。

老太太看到他之后,一把就把他抱在了怀里,一边哭一边说:“小海啊,你爹他喝药了,扔下咱们娘几个,以后可怎么活啊!”

杨新海听了大吃一惊,赶紧就问他妈怎么回事,他妈擦了擦眼泪,告诉了他事情的经过。

就在当天下午,杨新海他大哥家的孩子,在地里玩的时候,掐了生产队的油菜花,被生产队的干部给发现了,于是马上召集了全体社员,开大会对他大哥进行批斗:“你家的孩子偷摘油菜花,这是搞破坏,说,背后的主谋是谁?”

他大哥一下子就懵逼了,马上辩解道:“这不就是小孩不懂事,瞎闹着玩吗,哪有什么主谋啊!”

可是领导却不买账:“他还这么小,怎么会知道破坏东西呢,我看就是你这个当爹的在背后指使的!”

大哥也不愿意了:“我没有指使他,再说了,你有啥证据证明我指使他了啊?”

听了这话,领导更加火了:“要证据是不?就因为你家是地主羔子,从根上就是坏的,骨子里面就是要与人民为敌,这不就是铁证如山吗!”

在那个年代,这大帽子扣上了,那就是要了亲命了,你不抵赖还好,越抵赖事越大,杨新海他大哥只能一言不发的乖乖听着。

领导接着又说了:“鉴于你阴谋还没有扩大化,仍停留在初级阶段,所以呢,村里决定先对你进行罚款处理,同时还要进行思想改造工作!”

随后杨新海的老爹也被叫了过去,莫名其妙的被狠批了一顿,老杨回到家里,一直唉声叹气,越想越觉得憋屈,越想越觉得窝火,于是趁着家里人没注意,一冲动就喝了农药。

杨新海赶紧问他妈:“我爸现在咋样了?”

老太太又抹起了眼泪:“刚才发现的时候,你爹已经吐白沫子了,我赶紧把你哥叫过来,送医院抢救去了,现在什么情况还不知道呢!”

杨新海本来想去看看他爹,但他也不知道在哪个医院,他抬头看看天,太阳已经落山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夜幕已经笼罩了大地,他突然有了一种世界末日来临的感觉,无边的黑夜,让他感觉胸口发闷,喘不过气来,只能暗自祈祷,希望父亲没事。

也许是杨新海的祈祷起了作用,老杨最终被抢救了过来,虽然他爹大难不死,但杨新海对这件事一直想不通。

杨新海当年才11岁,他也不懂法律,更不懂什么是人情世故。

在他心里认为,小孩子掐点油菜花玩玩,在农村本来就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情,为什么到了自己家人头上,就成了搞破坏了?地主富农的后代,就永远都是坏人吗?就因为这点小事就挨批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