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6章 杨新海:单人作案杀人最多(九)(1 / 2)

通过这件事也能发现,杨新海的犯罪道路上,从来都没人教过他,所有的事都是他自己在摸索,用一次次的失败去尝试,那真是一步一个坎,一米一条沟!

1992年9月20号,杨新海再次被判劳教一年,对于这次进去,小海不但没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反而是满肚子怨气,他觉得这次包里只有几十块钱,给自己判的太重了。

没想到杨新海刚进去没几天,突然接到一个通知,说是家里有亲戚过来看他。

杨新海非常纳闷,家里也没人知道自己在这,那到底是谁来看自己呢?

等见了面才知道,原来是他们村的一个远房亲戚,属于是八竿子都打不着的那种。

这哥们一直在外地读书,已经离开家乡很多年了,当时在石家庄的公安系统上班,碰巧就看到了杨新海的案子,出于对家乡、对故人的思念,就跑过来看看他。

杨新海知道原因之后大喜过望:“哥们,你找找关系,把我弄出去得了呗,这地方我是真待够了!”

那哥们苦笑了一下说道:“兄弟啊,我哪有那个能耐啊,别说把你弄出去了,就是给你换个房间,我也办不到啊!”

杨新海一听,马上就不愿意了:“那没事了,算了吧!”

对于这个亲戚来看他,杨新海并不领情,他觉得亲戚就是来看自己笑话的,带两个破钱,说几句宽心话,根本就起不到任何作用,要是真心对自己好,就应该像秦叔宝秦二哥那样,为了兄弟两肋插刀,想尽一切办法,也得把自己弄出去。

没想到这个亲戚又跟他说:“一年的时间很快,你在这好好改造,到时候我来接你,你记得当年和你订婚那个荷花不?她可还等着你呢。”

这个消息对于杨新海来说,简直是喜从天降,本来对这个亲戚还非常不满,现在心里一下就敞亮了。

想到老家还有个姑娘在等着自己,杨新海一下子就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憧憬。

接下来杨新海开始一心改造,就盼望着能早一天出去,抱得荷花归。

1993年7月16号,杨新海再次重见天日,他那个亲戚果然没有失言,当天就把杨新海接到了自己家里。

一顿丰盛的大餐之后,亲戚对杨新海说:“你别瞎跑了,赶紧回家吧,你爸妈在家里,都快想死你了,还有荷花呢,都等你好多年了,你就长点心吧。”

随后亲戚给杨新海拿了一百多块钱,又给他送到了火车站,又叮嘱了一番,这才告别离去。

然而杨新海却没有直接买票,他想到了一个问题,自己这几年混的并不咋地,要啥没啥,还被劳教了两次,既然要回去找荷花,起码也得先整点银子,手里就这一百来块钱,回去也太寒酸了。

于是杨新海转身就离开了火车站,接着就上了一辆公交车,又投身于工作中去了。

可是他并没有武爱国那两下子,手艺多少有点潮,混来混去,还是只能混个温饱,有上顿没下顿的,想要衣锦还乡,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

游荡了几个月之后,这天杨新海又发现了一个机会,他悄悄的靠了过去,却没想到自己刚一伸手,就被人一把从背后抓住了。

杨新海差点就疯了,卧操,怎么这么多便衣呢,还让不让人活了,这次再进去,最少还得蹲个一年半年的,自己的荷花,还不得让人给摘走了。

正当杨新海汗如雨下的时候,身后一个熟悉的声音喊了他一下,杨新海回头一看,真是太巧了,这人正是自己那个远房亲戚,两人在公交车上碰到了。

亲戚把杨新海拉下了车:“小海你怎么回事啊?我不是告诉你了吗,你爹妈在家想你了,你怎么还不回家呢?还敢在这干这种事,今天也就是遇到我了,赶紧跟我回家。”

到了亲戚家里,亲戚拿出来一封信,是老杨寄来的,信中写满了对儿子的思念之情,杨新海看完之后,一直低头无语。

亲戚告诉杨新海:“马上就要过年了,这段时间你哪也别去了,就在我家待着吧,等我放假了,咱俩一起回老家。”

就这样,春节之前,杨新海跟着亲戚,一起回到了阔别五年的那个家,家里还是老样子,没有什么变化。

杨新海看到了父母、看到了兄弟姐妹,虽然大家对他都很热情,但他自己却没有久别重逢的亲切感,他这次回来的主要目的,是冲着那个一直等自己的荷花来的,他迫切的想见到那个漂亮的荷花姑娘,恨不得第二天就跟她拜堂成亲,从此过上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

可是杨新海却把这个美好的愿望憋在了心里,既不跟父母说,也不跟兄弟姐妹谈,他认为这种事,家人应该主动替自己想着。

父母都是历经沧桑的人了,兄弟姐妹也都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他们应该关心自己这个流浪多年的人,一个个的光知道哭天抹泪,也不知道办点实事。

杨新海自己也不知道主动出击,也不知道去女孩家里走动走动,他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