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9章 杨新海:单人作案杀人最多(十二)(1 / 2)

既然来了,那就干活吧,监狱里可不是惯孩子的地方,给他分配的任务是砸大石头,而且每天要砸三十车的石头。

时间紧,任务重,对于杨新海来说,根本扛不住,所以杨新海经常完不成任务。

完不成就得挨收拾,逼得他是每天腰酸背痛腿抽筋,无论怎么努力,依然是批评多,表扬少。

一年之后,终于换了活,改成做假发了,杨新海听到这个消息,简直把他高兴坏了。

可是干上之后,他就懵逼了,这个活更累,一天要干十多个小时,干的他是两眼发昏,做坏了还要罚款。

那段时间里,杨新海经常感觉难以忍受,甚至想到了死,但是他却没有勇气。

为了能早日离开这个鬼地方,杨新海把自己伪装成一副积极改造的样子,肉体上的痛苦,还有精神上的煎熬,他都是咬牙坚持,争取得到管教的表扬,然后再争取减刑。

就这样1999年的5月30号,获得减刑一年的杨新海,终于重获新生了,他背着破铺盖卷,从监狱里走了出来。

杨新海并没有通知老爹来接自己,他也知道,让老爹来没什么用,还得搭着车票钱,此时他已经三十多岁了,无妻无子,家庭的温暖,早已经从他的梦中消失了。

他在服刑的四年里,只有他老爹来看过他一次,但也只能给他带点油条馒头,没有给自己存过一分钱,兄弟姐妹也从来没有过来看过他一次,更没人接济过他,这也使得杨新海对亲情关系,产生了极大的距离感。

杨新海身无分文,只能顺着京珠高速公路向南走,他的家在南面,距离郑州一百多公里。

杨新海越走越伤心,在里面的时候,还有管教关心他,现在出来了,反而没人管了,回家又能怎样?回去又有何脸面见人?

杨新海一边走着,一边看着田地里忙碌的人群,脑海里不禁又打起了歪主意,脚步也慢了下来,一个下午的时间,他仅仅走了不到十公里。

傍晚的时候,杨新海到了长葛县境内的一个村子,杨新海觉得有点饿了,于是在村头停下了脚步。

本来杨新海还有点干粮,但看到村口一家农户房子还不错,他想都没想,直接就走了进去,张口就开始骗人:“大哥,我是驻马店人,在城里打工,干了半年活,被工头给骗了,一分钱没给我,我想回老家,又没钱坐车,只能慢慢往回走,正好路过这里,想和你讨口水喝。”

农村人都非常淳朴,那大哥见此情形,赶紧拉住杨新海:“哎呀大兄弟,你这也太不容易了,来来来,进屋吃点饭吧,可别饿坏了。”

好客的主人,热情的做了一碗香喷喷的面条,给杨新海端了上来:“在家千般好,出门一时难,出门在外,保不准就遇到个三灾六难的,家里粮食有的是,大兄弟赶紧吃吧!”

可惜的是,主人那满腔的热情,并没有感化杨新海那颗冰冷的心,杨新海吃完一抹嘴,起来转身就走,连一句感谢的话都没有留下。

杨新海觉得,这顿饭是自己用伶牙俐齿骗来的,这是智慧的付出,这是理所当然的。

吃饱喝足之后,下一步就是找个住的地方了,晚上十点多,杨新海来到了十多公里之外的另一个村子。

杨新海悄悄的查看了一下村子里的情况,有几户没有院墙,还有几户院墙很矮,他决定在这里睡一觉。

杨新海在村头发现了一个机井房,里面并没有人,借着月光看了看,还算干净,他走进去铺开铺盖卷,倒头便睡了起来。

这一觉醒来,已经是后半夜了,该去干活了,他翻身坐了起来,把随身的衣服包起来夹在腋下,铺盖卷直接扔进了机井里,出门就进了村。

这个时候,是凌晨两点多,正是村庄沉睡的时候,杨新海蹑手蹑脚的摸到一户人家,这家没有院墙,门口停着一辆自行车,三间大瓦房的门窗都是敞开的。

杨新海观察了一会,里面一点动静都没有,他确认这家人已经睡熟了,于是赶紧来到自行车旁边,车子竟然没有上锁,杨新海大喜过望,推起车子就想离开。

可就在这个时候,借着淡淡的月光,杨新海发现,屋子里只有一个女人躺在床上睡觉,这家伙一下就有想法了。

杨新海来来回回仔细确认了几遍,确实只有这个女的一个人在家。

在里面蹲了好几年,杨新海再也控制不住自己,进屋就上了床。

这女的睡的迷迷糊糊,开始还以为是自己老公从地里回来了,也没有反抗,等到完事了睁眼一看:“卧操,你谁啊?”。

杨新海套上裤子撒腿就跑,出门骑上自行车就蹽出了村子,那女的也没敢追,更没敢喊人,这要是让别人知道了,自己还活不活了。

杨新海一口气骑出几十公里,第二天上午,他就到了五十公里外的一个集市上,杨新海把自行车卖了15块钱,买了一个绒线手套,一个小手电筒,开始为下一次作案做准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