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7章 邵江彬:战斗最激烈的剿匪行动(二)(1 / 2)

带着这种心理,邵江彬到了劳教所之后,没事就放出狂言:“用不了多久,少爷我就能出去,回头这帮孙子,我挨着个收拾他们。”

很多狱友都知道邵江彬有点背景,都点头称是,果不其然,少爷的第一步,很快就实现了。

老邵通过一番运作,邵江彬在服刑九个月之后,就大摇大摆的回到了家里。

可是出来之后,也无法再回去读书了,整天在家里作,家里人也很头疼。

那个年代流行一句话:谁家的孩子不听话,那就给他送去当兵,到了部队可没人惯着你,肯定能给你教育好。

邵江彬有了前科,按理说是不能当兵的,不过这都不是事,不是还有他爹老邵呢嘛!

老邵又是一番运作,这个问题很快就迎刃而解了。

邵江彬顺利的来到了湖北省武警总队第四支队六中队服役,地点就在湖北省襄阳县。

还别说,进了部队之后,邵江彬真的变了,可能是因为年轻,很容易随着环境改变自己。

邵江彬积极参加各种训练,不怕苦不怕累,再加上自己有一定的天赋,一年的时间,他就突飞猛进,各项军事技能,全部遥遥领先,尤其在射击和擒拿方面,更是无人能与其匹敌。

入伍的第二年,湖北省武警部队组织了一场格斗擂台赛,邵江彬一路过关斩将,获得了第一名。

接着他又参加了湖北省武警部队的射击大比武,结果又获得了第二名,和第一名的成绩,只差了一点点。

这一下邵江彬名声大噪,在他所在的部队里,更是人尽皆知,所有人都对他高看一眼。

此时的邵江彬,彻底是扬眉吐气了:“少爷我牛逼,不是因为我有个好爹,老子天生就是这块料。”

他这么说也没毛病,这玩意可都是实打实拼出来的,自己能力不行,他爹再厉害,那也帮不上什么忙,而且部队里努力的人多去了,可是冠军只能有一个。

但是有一句名言说的好,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用老百姓的话来讲,那就是狗改不了吃屎,这句话用在邵江彬身上,那是再贴切不过了。

就在邵江彬迎来人生高光时刻的同时,他也开始变得骄傲自大、蛮横粗暴起来,那个大少爷,也王者归来了。

也是在这个时候,邵江彬接到了一个任务,那就是看守劳改犯。

按道理来讲,如果没有老邵的运作,此时此刻,他应该是里面被看守的那个,现在则是摇身一变,成了外面的看守人,人生的角色切换,就是这么的快。

有了任务之后,邵江彬就相对自由了一些,很快他就拉拢了一大群人,玩起了江湖圈子,在部队里当起了带头大哥,看哪个战友不顺眼,上去就是一顿胖揍,甚至连他的上级,也不放在眼里。

有一次在训练的时候,邵江彬和班长发生了口角,他二话不说,上去就是几拳,直接把班长的门牙打掉了两个。

而且不光是在部队里,他还经常不请假,带着兄弟们跑到地方去闹事,喝酒打架,调戏妇女的事件,也时有发生。

他的这些劣迹,很快就被上面知道了,领导多次找他谈话,进行警告,也因此导致他想要升迁,基本已经没有可能了,他后面的作案动机,应该和这件事有很大的关系。

另外邵江彬跟排长的关系也不好,他的排长叫江波,是个非常耿直的人,只要发现他有问题了,肯定是训斥一通,或者是报告上级,邵江彬对他充满了怨恨的情绪,这应该也是他作案的动机之一。

要么就是犯错误升迁无望,要么就是有前科的事情被扒了出来,邵江彬觉得自己在部队无法升迁,在老家那边也丢尽了脸面,干脆就凭着自己的一身本领,轰轰烈烈的干出一点大事。

想要干大事,一个人肯定是身单力薄,必须要有同伙,最起码也得有个拎包小弟。

想来想去,邵江彬把目标放在了一个河南老乡耿学杰的身上。

这个小杰兄弟,是1969年出生的,比邵江彬小一岁,老家是河南省汤阴县的,身高一米六八。

耿学杰在部队里,既不出色,也没有什么亮眼的表现,能力非常一般。

但对邵江彬来说,他有一个最大的优势,那就是没什么主意,特别容易被蛊惑。

新兵训练结束后,耿学杰在代理排长江波的推荐下,被分到了炊事班养猪。

这个事情让他内心极为不满,他认为排长江波是在故意刁难自己,所以非常郁闷。

耿学杰也想跟别人一样,没事出去参加训练,跑跑步,打打枪,结果现在每天望猪兴叹,他心里不甘心,但却无可奈何。

那个阶段的耿学杰,部队里根本没人瞧得起他,想要跟邵江彬混,那是门都没有。

可是如今不同了,少爷想要干大事,只有耿学杰这样的傻帽,才容易拉下水。

而且他也恨排长江波,有共同的敌人,那就是朋友,所以两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