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4章 陈恂敏:抢劫运钞车金额最大(一)(1 / 2)

抢劫运钞车,这种故事情节,很多人应该在电视剧里都看过,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事情虽然不常见,但也总有人尝试。

要问起新中国成立以来,抢劫运钞车金额最大的,那就是这起发生在广东省番禺市的运钞车大劫案。

此次惊天大劫案,参与抢劫的一共有九人,陈恂敏就是这些人的带头大哥。

陈恂敏是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青莲镇人,出生于1969年,从小就聪明过人,高考那年,他被广州大学桥梁建筑专业录取,成了那个年代少有的天之骄子。

不仅仅是这样,陈恂敏还是一个干部子弟,他老爸是清远市公路局办公室主任,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老爸,大学毕业后,陈恂敏被分配到了清远市公路局,当了一名桥梁建筑工程师,端上了人人羡慕的铁饭碗。

可是一张报纸一杯茶的生活,很快就就让陈恂敏产生了厌倦,这么年轻就过上了混吃等死的生活,那可不是他的志向。

此时的广东省,正处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下海经商的大潮席卷而来,陈恂敏随后也加入进来,辞去了公路局的铁饭碗,承包了清远市公路局下属的一家建筑公司,承揽道路建设工程。

陈恂敏有背景,有头脑,有资源,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在那个人均月收入只有几百块钱的年代,陈恂敏一年的纯利润,就能达到上百万,很快就成为清远市小有名气的青年企业家。

虽然这时候陈恂敏只有二十多岁,但因为事业有成,所以在社会上,别人都得尊称他一声敏爷,可见他在当地,算得上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了。

在那个年代,陈恂敏在外人看来,妥妥的是一个大款,出门座驾是奔驰,还配了专门的司机,可以说是风光无限。

本案的二号人物叫何伟光,出生于1970年,和陈恂敏是老乡,也是初中同学。

这小子的家庭条件也不错,父亲常年在福建和广西一带做生意,年收入也有十多万块钱,在当时也算得上是有钱人家了。

1988年,何伟光读完了高中二年级,就不想读书了,于是便辍学回家,跟老爸学起了做生意。

随后他就承包了一个沙场,通过这个沙场,他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就赚了十多万元,在1989年,能赚十多万块钱,那已经相当厉害了。

赚到钱之后,何伟光突然又想到一个问题,自己这高中还没毕业,学历还是有点低,还得用知识武装头脑才行。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1990年,何伟光弃商从学,又重新回到学校,在阳山二中的高三,做了一个插班生。

何伟光通过努力,在1991年的高考中,他考入了广东省建筑专科学校,在当时也是很不错的一所专科大学,后来并入到了广东工业大学。

不过上了大学的何伟光,很快就发现了一个问题,这大学生活,和自己想象的也不太一样,学的这些东西,在社会上根本就用不到,很多人大学毕业了,也没什么太大发展,那自己读大学,也没什么太大意义了。

于是这个时候,他就跟陈恂敏联系上了,两人总会在一起玩,何伟光的学业开始逐渐荒废。

何伟光就是这样的人,干什么事都是想一出是一出,没有什么长性,新鲜劲一过了,就想去干别的,而且说干就干,什么都能舍得,什么都不在乎。

1992年3月份,何伟光家里又出了一个大事,他老爸承包了一条船,发生了沉船事故,摊上了官司,他老爸也被抓了起来。

何伟光马上放弃了学业,回家帮他老爸打官司去了,等官司打完以后,何伟光干脆直接又回到了社会。

也就是这个阶段,陈恂敏自己开起了公司,何伟光就开始跟着陈恂敏混了。

本案的三号人物,名字叫何永新,外号叫肥仔,他最大的爱好就是赌博,而且是逢赌必输。

这小子原来是个武警,退役之后被安排到了清远市建设银行,担任押运科科长。

那个年代还没有专业的押运公司,都是银行内部的人,自己负责押运工作,何永新就负责这个工作。

因为何永新逢赌必输,此时在外面已经是债台高筑,仅在银行那边,就欠了八万多元的贷款。

陈恂敏在一次去银行办事的过程中,认识了何永新,做生意的免不了要和银行打交道,所以陈恂敏便有意无意的拉拢起何永新,没事就请他吃饭,再借他点钱,这对于一屁股外债的何永新来说,简直就是认识个财神爷。

不久之后,陈恂敏又通过何永新,认识了本案的四号人物,名字叫刘光。

刘光跟何永新是表兄弟,但他的年龄可不小了,当年已经四十多岁了。

刘光是中国建设银行清远市分行的保卫科科长,是建行负责保卫的一把领导,何永新是负责押运的一把领导,这两人家里,肯定还有在银行工作的亲戚,而且职位应该很高。

可是刘光虽然是个科长,但是混的却不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