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军的调动不仅让魏国感觉到危险,周边的吐谷浑和西域诸国也很紧张,不过调动的都是精锐而且戍边大军并没有调动。
五大卫除了麒麟卫和朱雀卫外,只有玄武卫和白虎卫调动了部分,青龙卫依旧守卫洛阳。
其余的就是四支精锐部队。
沈庆之被调回京城,毛祖德暂时接替沈庆之就在统万城。
回到洛阳后,沈庆之第一时间找到楚王刘义康,两人将调回洛阳的军队进行调查。
经过上次北伐,各部根据损失都从地方调集兵马补充,只有四支精锐并没有补充。
刘义隆不是不想补充而是他们花费太大。
尤其龙骧军,这支骑兵不仅仅是重骑兵,而且是具装骑兵,人马皆披重甲,北伐中损失近千人,大多都是在和魏国重甲骑兵对战时损失,这也看出其中的不足。
随着沈庆之和刘义康的调查,二人发现了一个问题。
“殿下,看来有必要向陛下禀报,这样下去,无法保证这四支精锐部队的战斗力,那样他们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骠骑将军,这可是陛下亲自建立的精锐,是否要求太过严苛了。”
“殿下,末将认为只有更加严苛的要求,这四支军队才能称为精锐。”
“嗯,你常年领兵经验丰富,本王只是负责配合,既然这样,那咱们就立刻进宫面圣。”
二人随即求见刘义隆。
“参见陛下。”
“平身吧,骠骑将军返回洛阳就进入军中,不要太辛苦了。”
“多谢陛下,臣受陛下知遇之恩不敢懈怠,臣这次发现军中有一些问题。”
“但说无妨。”
“陛下,龙骧军等精锐数量过于庞大,耗费粮草辎重过巨,而且末将发现如今军中士卒有些骄纵,这不是好兆头。”
刘义隆看向刘义康,刘义康随即道:“陛下,确实如此,虽然四支精锐在上次北伐时战功赫赫,但是臣以为这并不能说明问题,如今这四支精锐战斗力有所下滑,臣有些担忧。”
刘义隆当初建四支精锐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强宋军战斗力,希望他们能够在战事胶着时发挥作用。
“陛下,末将有句话不知当不当讲。”
“说吧,朕不会怪你。”
“陛下,如今的四支精锐已经偏离了陛下当初组建的初衷,不仅由于数量庞大,消耗过于巨大,而且最严重的问题是他们缺乏竞争,不少士卒常常以此炫耀,不思进取,平时也疏于训练,所以如今四支精锐已经不能称为精锐了。”
刘义隆突然明白了,这是自己想当然了,曾经户部和兵部多次上书反映四支精锐消耗巨大,现在看来问题要比想象的更加严重。
刘义隆看着沈庆之,他面色如常,气定神闲,刘义隆笃定,他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刘义隆一直秉承专业人干专业事,他并不懂军事,上阵杀敌他不含糊,但是领兵打仗他只学了皮毛,几次亲征,都是有谋士出谋划策。
“沈将军一定有办法解决此事吧?”
沈庆之也不废话,“陛下,末将建议削减精锐数量,施行淘汰制以加强战斗力。”
刘义隆感觉这个办法很好,但是他担心数量不足战斗力会下降。
“陛下,是否有顾虑?”
“朕担心这样这四支精锐就失去意义了。”
“不会,如今这四支精锐虽然人数不少但是战斗力不比同样数量的五大卫强上多少。”
“真这么严重?”
“如果陛下不信,末将可以从中选出五百人和五大卫比试一番,双方同样数量看看结果到底如何。”
“好吧,这件事由你来安排。”
沈庆之和刘义康离开洛阳宫返回军营,将这件事公布出来,公平起见,他并没有亲自挑选,而是让各部将领自己选择他们认为更精锐的士卒。
三天后,洛阳校场,刘义隆亲临观摩,这让这些被挑选出来的士卒士气高涨,这可是露脸的机会,如果被皇帝认可,那将是无上的荣光。
由于龙骧军和虎卫军是重甲兵,所以这次比试的不是对战,而是士卒之间的配合还有就是骑兵的骑射,步卒的阵型变化以及将领的临机应变能力。
首先是龙骧军、黑风军和白虎卫的骑兵比骑射。
结果让刘义隆很是愤怒,龙骧军作为重甲具装骑兵,骑射并不是主要作战方式,但是能够进入龙骧军都应当是精锐中的精锐,结果龙骧军居然在三支骑兵中表现最差。
龙骧军主将是长沙王刘道怜的长子刘义欣,如今袭爵长沙王,加封征西将军。
刘义欣深受刘义隆看重,所以将龙骧军交给他统领,结果却是这样。
“陛下,末将失职,请陛下责罚。”
刘义隆知道这并不是刘义欣的责任,但是作为主将难辞其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