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妻(2 / 3)

质子娇养指南 乌鉴 1753 字 11个月前

饭后,崇文帝喝了盏茶,又道:“朕还是头一回到你府上来,带朕转转吧。”他顿了下,看向赵开,“你也一起吧。”

三人在府内逛了起来,曹禄和疏芩不远不近地跟在后头。

公主府内早已布置完毕,只不过疏银总觉得不够,成日拉着戚风和荆欢四处调整。

一路无言。

崇文帝看着喜气洋洋的景象,沉默着走到了后花园,后花园里都是些花草,挂着的红绸没有前堂和别院里那么多,盛放的各色菊花清幽雅致,冲淡了一丝喜气。

崇文帝一直走到撮角亭里坐下,才道:“都坐吧。”

他伸手,身后曹禄立马从怀里取了一个折子出来放到他手里,崇文帝微不可察地停顿了下,递给顾让:“看看。”

顾让看着折子,心里无端闪过了一丝抗拒。她慢半拍抬手接过,展开看了起来,片刻后,她愣住了,看着折子很久没动。

“怎么了?”赵开问道。

顾让手指捏紧,折子封皮上留下了几道深深的指印,她看向崇文帝,崇文帝叹了一声:“给他看看吧。”

顾让沉默着将折子递给赵开。

赵开不明所以,待看清其中内容后脸色一点一点白了下去。

“……绥国大军压境,姜将军率我军对抗,辎重不足,已退守镇北关……绥兵临城下……要求交还质子……限一月之期……”

他看向崇文帝,明知故问:“这是什么意思?”

崇文帝沉默一瞬,道:“最迟后天,你就要随军出发去边关。”

亭子四角的柱子贴了囍字,仆人们乐不可支的声音遥遥传来,约莫又是为了绸布或灯笼的位置而笑着争执。

美梦就算成真,也是易碎的。

崇文帝没有拿回折子,站起了身:“让儿,送送父皇吧。”

三人走远了,疏芩没有跟上去,担忧地看向赵开:“姑爷……”

赵开扯了扯嘴角:“……恐怕当不成你们的姑爷了。”

可是明明就差五天。

屈指可数的五天。

他看着柱子上鲜明的囍字,这时才想起来“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并不是什么吉利的诗,这句诗的后面是:

参辰皆已没,去去从此辞。

行役在战场,相见未有期。

·

顾让一路沉默着把崇文帝送到了公主府门口。

崇文帝停下脚步,看向她,沉默了一会儿道:“你和赵开的婚事,朕可以替你取消。”

“……多谢父皇,”顾让道,“但是不用了。”

崇文帝凝视她片刻:“你想好了?”

“嗯,”顾让道,“绥国为何会突然发兵?”

提及此,崇文帝的脸色难看起来:“边军离境,绥人自然要乘虚而入。”

前几个月,他下诏命姜索阳调动神策军和两万边军归京,以支援禁军,却阴差阳错救了自己。他哪知道,是顾让偷改诏书,叫姜索阳另寻他路归京,姜索阳才能率军及时赶回来。

那条寻常的归京捷径,早被舒亲王动过手脚。

经舒亲王一事,齐国元气大伤,百废待兴,禁卫军叛变的叛变,死的死伤的伤,只能从姜索阳带回来的两万边军里挑人改制。

如今商业恢复正常,国库充盈却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于是又绕回了原处,不得不面临军饷不足的问题。

“绥人撕毁盟约在先,若非军备不足,朕可以不交出赵开。但是现在,朕需要用他来拖延时间。”崇文帝道。

他在向顾让解释,顾让心知肚明,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这是真正的国事,涉及战争、国土、边关百姓的安危,她没有办法,赵开也没有。

她回到撮角亭,赵开已经不在那儿了,于是又去了他的院子,依然没找着。

公主府里的欢声笑语霎时间消失殆尽,顾让在主院门口看到了疏芩和疏银,两个人忧心忡忡地往里张望,并不进去,见着她道:“公主……”

顾让往里看去。赵开坐在竹椅上,仰头盯着半开的芙蓉发呆。

少顷,她道:“追一道帖子给原本要宴请的宾客,就说不用来了。”

疏银咬了咬唇,道:“……是。”

“你们都下去吧。”

顾让抬脚进了院子,院门在身后阖上,竹椅做得很宽,足以躺下两个人,她在空着的另一边坐下,却缄口无言。

赵开转头看她,扯了扯她的袖口,“我们躺一会吧。”

竹椅上还有未清理的花瓣与树叶,被两人压到身下,这棵芙蓉树和洗萃宫里的差不多大,枝叶疏朗,开出的花却更密,顾让睁眼瞧着被枝桠框起来的天空。

秋高气爽,无雨无雪,其实是很好的时节。

他们不用担心纸糊的灯笼会被打湿,拜天地时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