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骁果军密报(1 / 2)

曾经东吴最大的三艘战船,经过时间的推移,现在都已经靠在了朔州大营旁边的大河边儿上了。

这三艘战船,也是三艘楼船,最中间的便是曾经闻名天下的“飞云”号楼船,其上有楼,高达五层,可承载3000多名士兵。

这三艘楼船,最小的那艘,长度都是四十丈长,高更是达到了十七丈高,而这种庞然大物,若是想要启动的话,至少都需要二百多人同时用力。

如此强悍,如此震撼人心的三艘战船,却在东吴赤壁一战过后,便开启了它们的荒废之路,如今更是被大隋荒废在了朔州,再也无人问津了。

一部分原因是没有什么水战之外,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前朝的南北划分,当然,更重要的原因,也就是水师实在是太花钱了,东吴后来的皇帝,都把银子花在自己和整个天家的享乐上面去了,根本就无暇顾及也毫不在乎水军的建设和发展。

杨义臣呆呆地看着这三艘战船,心中一阵惆怅,若是这三艘战船,满载士兵,岂不是可以直入高句丽境内,根本就不需要去走那千难万苦的辽西走廊?

不过惆怅归惆怅,杨义臣也知道,水师的建设,是极其要花费银两的,如今天下都已经大定,都已经一统,朝廷也不可能单单为了一个高句丽,就去花无数财力物力还有人力去建设一支不知道作用的水师的。

罢了,杨义臣摇了摇头,昔日徐福出海,没了踪迹,后来便再也没有谁提出过要出海了,水师出海,远征高句丽,那就更是一种奢望了。

没有想到,海外岛国,竟然可以随时犯我中原,让我中原地带防不胜防!杨义臣心中有些心酸,说到底,不是大隋孱弱,而是大隋实在是没有水师,所以燕郡才会一次又一次地陷入危机。

想到这儿,杨义臣的眼中,也浮现出了一些遐想和期望,大隋国力如今正是在蒸蒸日上,说不定将来某一天,自己也能像前朝东吴一样,建造一支无敌的水师,到时候自己也能站在楼船最前端,横刀立马,乘风破浪,挺着腰间宝剑,直接插入高句丽的腹地,痛击高句丽这种化外岛国,将他们打服,让他们永远不敢再犯我中原。

北方的一座岛屿上,一艘艘长约十丈,宽达三丈的战船,停靠在海面之上,这些船舰根本就比不上昔日东吴的楼船,但是他们却胜在数量众多,而且看上去也显得精悍无比。

这些战船,两边都装载弩机,密密麻麻的弩击射口,看上去战力也是非同寻常,而这些,便是高句丽的战船。

高句丽,并不是后世的棒子,甚至都不是他们的祖宗,但是如今的高句丽,却占了他们的地头,甚至还直接占到了倭国边边上。

但是这些,都不是高句丽想要的,高句丽想要的,还是那肥沃的中原和富饶的江南地带。

和中原王朝打了数百年的交道,高句丽自然知道中原的强大和中原的富裕,甚至中原皇帝随手赐下的一件物品,那都是价值连城,奢华无比的宝物。

如今的高句丽人,从小就是听着这些内容长大的,也正是因为这些内容,从而激发了他们每一代每一个人的贪婪,在高句丽人看来,现在的中原,没有强大的水军,连倭国都可以时不时去打打牙祭,他们只要水师强大,就能先天利于不败之地,打不过,就退回来,找机会再打,反正后路无忧!

所以强烈的欲望,强烈的贪恋,让高句丽数百年来,都在一次又一次地试探着这个强大的中原王朝。

反正你打我,我不怕,反正你也打不了我,而我打你,是先手,先手秒不了你,我可以坐船跑路,你没有闪现,你只能干看着。

夜,深了。

大兴皇宫,御书院御书房内。

杨广端坐在御书房的案台上,正在认真地批阅着奏章。

自从穿越以来,杨广也在让几个部门,彻查一些贪官污吏,将这些贪官污吏的家产,充入了大隋国库之中。

虽然是短暂地解决了国库银子的问题,但是这根本就不是长久之计,也不可能靠着贪官贪污的银子,就能让大隋长久发展的。

如今大隋,已经推行了均田制,按照人口来分配土地,也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同时也还进行了赋税改革,实行了租庸调制,用以确保国家的财政收入,为了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大隋也实行了保甲制。

所谓保甲制,就是每五家为一保,负责检查每个人的户口和征收赋税。

这三件事情,也着实让大隋强盛了不少,但是还有很多弊端显现,所以这三件事情,杨广也和朝中的大臣们,商讨了最少三次了。

杨广按照后来人的总结,提出了一些改变,如今越来越接近于完美的经济改革制度,还有农田改革计划,也已经渐渐的明朗在朝堂之上了。

杨广现在正准备批阅下一本奏章的时候,一阵略显得有些急促的脚步声,响起在御书房的门口。

“圣上。”骁果军副统领秦爱,快步地走了进来。

“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