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大兴皇宫大兴殿内。
满朝文武大臣,分列两班站立在朝堂之上,只是武将之首,今日变成了太尉杨素。
昨天,圣上已经下令,让杨义臣速速回京,大隋无敌水师的事情,也在加紧筹备当中。
虽然百官对区区一个高句丽,便要花费无数银子建立水师还是心有疑惑,但是却没有哪个不开眼的真的会说出来,这就是杀宇文化及带来的震慑。
整整二百万两白银啊,即便是大隋国库内,有四百多万两白银,但是一口气直接拿出来一半,这其实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国库的银子,事关整个天下,可不是有多少就能拿多少,也不是想用就能随便用的,还必须切合整个天下的实际情况来运用,还必须要切合进项的多少才能认真使用。
杨广坐在龙椅之上,目光环视着满朝文武,朗声说道:“诸位爱卿,可有事情要奏与朕?”
度支尚书苏威,立刻走出了朝班,对着杨广躬身说道:“启奏圣上,臣户部苏威,有本要奏。”
“苏爱卿。”杨广一看苏威站了出来,立刻就知道是什么事情了,“你有何事要奏?”
苏威没有迟疑,好像是胸有腹稿一样,开始述说起来,“圣上,昨日臣已经命令户部,清点了上月的赋税,相比于先前每月的赋税,提升了足足三倍有余,整整有三百万两。”
苏威此话一出满朝文武除了四贵的其余三人之外,除了户部侍郎几人之外,无一不是面露惊骇的神色。
一个月的赋税,三百万两?如果大隋有卧槽的话,估计大兴殿瞬间就要被“我尼玛”给淹没了。
其实早在一个多月以前,杨广就提出了商业改革的提议,但是满朝文武都是大力阻拦,因为这么前卫的思想,根本就很难让他们接受。
而且自古商人的地位本就低贱,所以在满朝文武看来,商业改革的制度,分明就是在提升商人在民间的地位。
这些满身铜臭味的商人,根本就不能入的了自诩文人的那些人的眼中,也正是因为商人满身都是铜臭味,所以他们的地位,连普通农民都不如。
但是朝廷的赋税,偏偏绝大多数就是取自于这些商人手中,只是即便如此,满朝大臣们听到杨广的商业改革措施时,心中也是有着诸多的不愿意。
商人,根本就是低贱的人,而且商人赚的钱再多,那也不过只是他们的提款机而已,给他们提升地位,以后他们还怎么获利?
商业改革,税目虽然增加了许多,但是同样赋税也会进行一些下调,如此一拉一缩,百官们都觉得,这只能是多此一举,实际结果不过就是提高了商人的地位而已。
但是百官们万万没有想到,今天,苏威说出这些话的时候,其中的差距,竟然是如此的天翻地覆,整整三倍还要多,这根本就是天差地别。
本来都以为圣上不知民间事情,根本就不知道赋税对大隋江山的重要性,原本的赋税,那可是经过数个朝代无数皇帝的调整,才得出来的结果,一旦妄加改变,动摇的将会是大隋帝国的根基。
可是今天看来,圣上不但知道赋税的重要性,他的心中更是清楚,如何才能更好地改变赋税,从而适应当下的坏境,圣上不是无知,而是知道的太多了啊,一月三百万两赋税,假以时日,我大隋天下,何愁无钱可用?
苏威说完这些话后,心中也不禁流露出惭愧的神色,想当初在御书房,他们四贵可是坚决反对圣上提出的商业改革的,要不是当时靠山王大力支持,再加上宇文化及鲜血未干,他们也绝对不会同意圣上提出的意见的。
苏威心中叹了口气,朝着杨广躬身拱手,“启奏上升,这商业改革,是乃是圣明之举,实乃是大隋之福,臣先前反对圣上,实在是愚不可及,还请圣上责罚。”
杨广不会因为这种事情去责罚苏威,也不会因为这种事情去记恨苏威,朝中大事本来就是互相商讨,谁人都可以提出反对意见的,“苏爱卿无罪,何来责罚一说?朝中大事本来就是需要君臣一起商讨而定的,苏爱卿虽然反对朕,但是苏爱卿也是尽心尽责,朕也怎么会怪罪于你?”
“诸位爱卿。”杨广又看向百官,“如今商业改革,也已经提上日程,但是尔等却需要加倍努力,万万不可因为一点点成效就疏于懈怠才是。”
“臣等,谨记圣上教诲。”百官全部躬身。
就杨广提出的商业改革,如今也的确是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商业改革的出现,也的确是为大隋朝廷积累了巨大的财富。
只不过,这一个月当中,也有着很多的矛盾在里面,比如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丝绸的价格相比较从前,就有了很大幅度的提升,原本丝绸一匹只要一两银子,但是如今却已经提升到了二两银子。
再比如,原本南方的一些茶叶,运送到北方,一次贩卖一千两银子的价值,如今也已经提升到了两千两银子。
虽然价格卖的更高了,赋税需要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