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产品研发的任务如同沉甸甸的巨石,压在吴卫国的心头。这次的新产品对于工厂来说意义非凡,它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的关键。然而,从项目启动伊始,问题就接踵而至,如同鬼魅般缠绕着整个研发团队。
研发团队里新来了一位年轻的技术员,叫陈宇,他刚从大学毕业,满怀着热情和对新技术的探索欲望。他性格直爽,有什么想法都会直接说出来。还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李工,他为人沉稳,做事一丝不苟,但有些保守,对新的理念和技术接受起来比较慢。
这天,研发团队在会议室里召开紧急会议,气氛十分凝重。
吴卫国皱着眉头开场:“大家都知道,咱们这次新产品研发遇到了大麻烦。技术瓶颈和市场调研不准确这两个问题不解决,项目就没法推进。”
陈宇着急地说:“吴工,我觉得咱们目前的技术方向可能有问题。我查阅了很多资料,有一种新的理论或许可以尝试,但这需要推翻咱们之前的一些设计。”
李工一听就不乐意了:“小年轻,别瞎出主意。咱们之前的设计都是经过反复论证的,哪能说推翻就推翻?”
陈宇有些激动地站了起来:“李工,我知道您经验丰富,但现在这种情况,我们必须得尝试新的思路。”
吴卫国抬手示意大家冷静:“都先别急,陈宇,你把你的想法详细说说。”
陈宇深吸一口气,开始阐述:“吴工,我提到的这种新理论,可以在材料的使用效率上提高至少 30,而且能大大降低生产成本。虽然这意味着要重新设计核心部件,但从长远来看,是值得的。”
李工还是摇头:“这太冒险了,一旦失败,我们之前的投入都白费了,而且时间也不允许我们这样折腾。”
吴卫国陷入了沉思,他知道李工的担忧有道理,但陈宇的想法也有很大的吸引力。
在四合院这边,邻居们也在讨论着吴卫国的新产品研发。
张大娘对刘彩霞说:“卫国这孩子不容易啊,听说新产品研发不顺利,可别把孩子累坏了。”
刘彩霞点点头:“是啊,这孩子为了厂里也是拼了。咱们能帮上啥忙不?”
这时,阎埠贵插了一句:“咱们能帮啥忙?这是人家厂里的事儿,咱们又不懂那些技术。”
易中海却严肃地说:“话不能这么说,卫国对咱们四合院尽心尽力,咱们也得关心关心他。说不定咱们能从其他方面给他点支持呢。”
吴卫国在忙碌的研发工作之余,回到四合院,邻居们纷纷围了过来。
张大娘拉着他的手说:“卫国啊,听说你们新产品研发遇到困难了?你别太累着自己啊。”
吴卫国笑着回应:“大娘,没事儿,我们正在想办法呢。”
易中海走过来:“卫国,研发上有啥问题?你可以和大家说说,说不定我们能给你出出主意。”
吴卫国无奈地摇摇头:“易大爷,这次是技术和市场调研的问题,比较复杂。不过还是谢谢大家关心。”
回到工厂,吴卫国决定亲自带领团队深入市场调研。他带着陈宇和市场部的几个同事,开始走访各个相关的市场和客户。
在一家大客户那里,吴卫国和负责人赵总交谈。
吴卫国诚恳地问:“赵总,您对我们目前这个新产品方向有什么看法?您觉得市场的真正需求在哪里?”
赵总思考了一下说:“吴工,说实话,你们之前的方案感觉有些脱离实际。现在市场变化很快,客户更注重产品的实用性和性价比。你们的新产品如果不能在这两方面有突出表现,很难打开市场。”
陈宇在一旁认真地记录着,吴卫国继续问道:“那赵总,您觉得我们在功能设计上应该怎么改进?”
赵总回答:“比如操作的便捷性,还有维护成本,这些都是客户很关心的点。”
从客户那里回来后,吴卫国又带着团队马不停蹄地与科研机构联系,寻求突破技术瓶颈的方法。
在一家科研机构,他们见到了王教授,一位在该领域有着卓越成就的专家。
吴卫国向王教授介绍了目前的技术难题:“王教授,我们现在卡在这个关键技术上,尝试了很多方法都不行,您有什么建议吗?”
王教授仔细研究了资料后说:“你们目前的思路有些局限在传统方法上了。可以尝试结合多学科的技术,比如引入一些生物模拟的原理,可能会有新的突破。”
陈宇眼睛一亮:“王教授,您是说像仿生学那样?”
王教授点头:“对,这只是一个方向,你们可以深入研究一下。”
在这个过程中,吴卫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经常加班到很晚,累了就在办公室的沙发上躺一会儿。
有一天,妻子打来电话:“卫国,你都好几天没好好休息了,别把身体累垮了。新产品研发重要,但你的身体更重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