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0章 杨新海:单人作案杀人最多(三)(1 / 2)

对于当时发生的这些事,年幼的杨新海无能为力,但却在他心里留下了抹不去的痕迹。

但杨新海他家,在村子里也不是一无是处,毕竟老实本分的人,还是有人看着顺眼的,特别是聪明伶俐的杨新海,他就被一个德高望重的老者相中了。

这个老头觉得,杨新海这小子不可小视,在这种穷乡僻壤的小山村里,还能够寒窗苦读,将来必成大器。

这老头就把杨新海介绍给了村里一个砖厂老板的女儿,名字叫荷花。

这个老板也很满意,自己就这么一个宝贝女儿,家里这么大的产业,将来肯定要托付给一个靠得住的女婿,这个杨新海应该可以,所以他当场就拍板同意了。

可是两个孩子年龄都还小,于是两家只能暂定婚约,只要杨新海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了,荷花就肯定跟着你了。

杨新海高兴的都找不到北了,这婚事一定,直接就拉高了老杨家的GDP,那么大的砖厂,起码能让自己少奋斗二十年啊!

定亲之后的杨新海,学习更加努力了,1983年的夏天,15岁的杨新海,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汝南镇高中,距离自己的目标又近了一步,可是离家却远了很多。

到了高中的杨新海,仍然整天是一个人默默的独处,一副老成稳重的样子,平时不苟言笑,也很少和别的同学打交道,他这种态度,一直都让人望而生畏,敬而远之。

这个阶段的杨新海,逐渐变成了一个孤独的人,原来读小学的时候,放学还可以回家,尽管家里条件不好,但还是有亲人的陪伴,他母亲起码会让他填饱肚子,他也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但到了镇上上学之后,因为离家远了,杨新海开始只能借住在一个表爷爷家里,但是人家并不管饭。

家里连学费都是东拼西凑的,根本就没钱让他吃学校食堂,每天中午,其他同学都兴高采烈的去食堂买饭回来吃,杨新海只能躲在角落里,就着开水,艰难的咽着从家里带来的凉馒头。

每当这个时候,杨新海的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更是感觉自己低人一等,一段时间后,他就受不了了。

到了周末,杨新海回到家里,对老杨说道:“爸,咱家要是连饭都吃不上了,那我就不念了吧!”

老杨卷上一袋老旱,“吧嗒吧嗒”的抽了几口,随后语重心长的说道:“小海啊,你们兄妹几个,没有一个识字的,咱家就你聪明,你以后能有出息,你是咱家唯一一个上过高中的,无论如何,你也要坚持把学上下去啊,只要你愿意上学,我就是砸锅卖铁,也得把你供出来。”

杨新海也有点火了:“你总是嘴里说着供我上学,供我上学,我现在连饭都吃不上了,你让我怎么上学!”

没想到老杨沉思片刻,就有了主意:“小海莫慌,为父虽然不才,但好歹攒下了不少人脉,明天我就去城里走一趟,务必帮你解决这件头等大事。”

第二天一大早,老杨独自一人来到镇里,找到了他们家的一个远房亲戚,是杨新海的表姐。

表姐家不仅离学校很近,而且经济状况也不错,一家人对于老杨的到来,显得非常热情。

老杨进屋之后,先是把杨新海一顿神夸,然后就提出了自己的燃眉之急:“我家小四是真有出息啊,人又聪明又踏实,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现在已经考上高中了,三年之后考上大学,那是指日可待。可是如今家里靠天吃饭,今年的收成不太好,所以那个经济方面,就有点捉襟见肘了,眼看着孩子在学校吃饭都成了问题。如果你们能帮上一把,我们全家老小都是感激不尽啊,否则的话,这个栋梁之材,就将毁于一旦了!”

表姐一家听完之后,当即做出了表示,不仅可以借用厨房炉具,让杨新海在这做饭吃,而且还可以让他借住在自己家里。

老杨大喜过望,马上杀回家中,带着杨新海就过来了,一切都安顿好了之后,天也快黑了,老杨转身告别回家。

杨新海把他爹送到村口,目送着老杨蹒跚的背影,渐渐消失在落日的余晖里,他深深的明白了一个道理:到底还得是我爸啊,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啊!

杨新海一扭头,就回到了表姐家,这天晚上,表姐家做的是白面面条,为了表示对杨新海的欢迎,特邀他一起共进晚餐。

这是他长这么大以来,吃的最好的一顿饭,杨新海吃着香喷喷的面条,心里不知不觉的,对表姐一家涌起了一阵感激之情,就这样,杨新海开启了借宿亲戚家的读书之路。

虽然这是亲戚,但也不能顿顿跟着人家吃,第二天早上,杨新海就开始自己做饭吃了,表姐家为了和杨新海做饭的时间不冲突,等他放学回来的时候,一家人已经吃完饭了。

杨新海默默的用表姐家的柴火,热一下自己从家里带来的菜窝窝头,煮了点稀溜溜的面汤,狼吞虎咽的一个人吃了晚饭。

杨新海每天就这样饥一顿饱一顿的过日子,虽然苦了一点,但开始他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