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1章 杨新海:单人作案杀人最多(四)(1 / 2)

杨新海知道,自己从小就是个地主羔子,从小就低人一等,但那不是自己能改变的。

可是现在自己馋的直淌哈喇子,那就是因为自己家里穷了,谁让自己生在了一个穷人家庭,杨新海发誓,一定要靠自己的努力,改变这一切。

再到后来,表姐家又做起了小生意,在当地卖一种叫江米团的小零食,就是把爆米花用糖稀黏在一起,做成小团子。

这种小零食,对于七八十年代的小孩来说,诱惑力是相当大的,丝毫没有抵抗力,杨新海当然也不例外。

每当他放学回到住处之后,操作间里总是传出浓郁的爆米花香味,还有熬制糖稀的甜味,杨新海恨不得一头钻进去,吃他个天昏地暗。

但是表姐家里的人,只顾忙着各自的事情,都忽略了这个馋嘴的小男孩,对吃江米团的渴望,从来没人让一让他,更没人主动让他尝一个。

杨新海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别人不给他,他自己又没钱去买,只能深深的压抑着自己的欲望,他虽然觉得有欲望是一件可悲的事情,但同时也觉得,表姐一家人简直是太可恶了。

杨新海在表姐家里住了一年多,这种贫富差距的场面,不断的在他眼前上演,使他最早对表姐一家产生的感激之情,慢慢的消失了,随之而来的是一种怨恨的情绪。

这他妈的算什么亲戚啊,他家里包饺子炸油条,不叫我一起吃也就算了,那一筐筐的江米团,也不说让我尝一个,这也太他妈的瞧不起人了。

这种情绪一旦产生,就在杨新海心里扎了根,从那以后,他表面上对表姐一家客客气气的,背地里却恨得牙根痒痒:你们给我等着,有朝一日,老子成了牛逼人,我一定要让你们低三下四的过来求我,到时候我也不搭理你们,我一定要做出点惊天动地的大事来,好好让你们看看。

无数个夜晚,杨新海都是在这种怨念中度过的,对食物的渴望,对金钱的欲望,还有对亲情的仇恨,深深的埋在他的心里,也成为他学习的动力。

虽然从小到大,杨新海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一度让他成为家里的希望,但同时也让他时常受到同学们的嫉妒,再加上他家境贫寒,经常会受到同学们的排挤。

杨新海固执的认为,同学们嫉妒自己,是怕将来自己超越了他们,越是这样想,他越是在心里和他们较劲,他不允许别人看不起自己,逐渐就在内心深处,形成了过度偏执的自尊心,所以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在短期内改变自己的命运。

1985年3月份,杨新海读高中二年级,学校已经开学好几天了,但他的这学期学费还没交上,在老师的再三催促下,杨新海趁着周末,回了一趟家,向他老爹索要学费。

吃过中午饭之后,老杨一咬牙,从床头的柜子里拿出来一个小布包,一层一层的打开之后,从里面拿出一把带着浓重汗味的零钱。

老杨小心翼翼的把钱交给了杨新海,满脸愁容的说道:“小海啊,这五十块钱,咱家过年的时候,我都没舍得花,本来是准备开春买农药化肥的,你既然着急交学费,就拿去用吧,回头我再想别的办法,等过几天,我再给你送点吃的过去。”

杨新海接过钱,本来想说几句什么,但一看他爹可怜兮兮的样子,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杨新海揣着他爹给的五十块钱,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家,他当时可能想不到,这是他最后一次做为正常人回家,从此之后,他便开启了恶魔的人生。

杨新海走在回学校的路上,步伐非常沉重,不到四公里的路程,他走了整整两个小时。

这一路上,他不断的回忆往事,从儿时别人喊他地主羔子,想到了小学时候被同学欺负,从他侄子摘了生产队的油菜花,想到了父亲喝农药的经历,从家里的三间破草房,想到了二哥盖房子的曲折,从在学校遭受同学的白眼,想到了在亲戚家低人一头的待遇,这个身高不到一米六的小伙子,越想越觉得前途渺茫。

他知道自己这种出身贫寒的孩子,就算是考上了大学,家里也不见得能供得起自己,如果考不上大学,那回到家里又该怎么办?

想来想去,杨新海觉得想要尽快改变当前的处境,唯一的办法就是出去闯一闯,听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到处都是机遇,遍地都是黄金,正是这个想法,彻底改变了杨新海的人生轨迹。

杨新海回到学校之后,既没有和老师打招呼,也没有去表姐家,他和几个一样想出去闯世界的同学一商量,就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悄悄的离开了学校,他们几个连夜离开了汝南镇,去了北边的焦作市。

一个星期之后,老杨照例去镇里给儿子送粮食,他先去了杨新海的表姐家,但表姐告诉他:“小海已经三四天没回来了,我还以为他住在学校,或者回家了呢。”

老杨又找到学校,老师告诉他:“杨新海走好几天了,也不知道去哪了,和他一起走的,还有你们村的几个同学。”

老杨找不到